生產效率改善
實施生產效率提升對企業有什么收益?
作為世界制造工廠,“Made in China”遍布全球,我們為此感到十分自豪。然而深入了解這些企業的管理,情況卻令人十分擔憂,大部分企業管理模式粗放,生產效率低下,產品質量不穩定。大部分企業沒有工業工程師,有些企業雖然有工業工程師,但只負責編制工藝流程之類的文件,很少深入到現場去觀察、測量操作方法和作業時間,系統改善就更談不上。說明國內企業開展工業工程改善,進行科學管理,對生產系統的提升具有 極大的潛力。一般來說工業工程能在以下幾方面為企業帶來收益:
● 提高生產效率
● 縮短交期
● 降低成本
● 改善物流
為什么生產效率改善可以讓企業如此收益?
企業憑經驗安排生產量,工作量以及進行員工工作分配,其不合理性可想而知。一般來說這樣的企業通過實施標準化作業就能提升50%以上的工作效率,在標準化作業的基礎上再進行動作分析和生產平衡分析,消除作業過程中的不經濟、不合理、不平衡的內容,效率可提升70%.效率的提升和生產安排的緊湊,另一方面帶來了質量的提升。實施過程中可能使用到以下方法:
● 作業流程分析
● 時間測量分析
● 生產平衡分析
● 生產布局優化
● 工作站設計原則
什么企業最合適引進生產效率提升項目?
從大智咨詢服務和調查的企業來看,機械、電子行業實施工程改善的企業最多,效果也最明顯,當然其它一些行業也不甘落后,開始涉足這一方法的運用,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盡管如此,如果您面臨以下問題,那工程改善會讓您的獲益更為直接:
● 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客戶的訂單
● 人工成本開始出現上升的趨勢
● 生產、物流雜亂無序
● 生產效率開始下滑
● 員工流失大,又很難招聘
如果您陷于這些問題,不管您的企業的規模、性質、行業,從技術上來說,轉向精益生產管理方式都會讓您不僅僅是現金上的實際回報.要在組織內推行生產效率改善,盡管不同的企業選擇的切入點不一樣,但卻差不多遵循相似的推行模式。首先分析現有流程,然后改善生產布局或優化工作站,重新進行工作分配,最后成立工作小組讓所有員工參與持續改善。
企業在實施改善的過程中,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有些企業遇到問題后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,從而進行持續改善,但有的企業卻沒有那么幸運,受到阻礙后放棄了繼續改善的想法。因此如果能夠預先想到推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,會讓企業在推行之前未雨綢繆。